首页

芷晴萱萱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05:47:07 作者:洪秀柱:文化不应成为分裂的工具,应是联结的桥梁 浏览量:90669

 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中国科学技术协会(中国科协)9月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,在本月将组织开展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上,要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,推动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开放,集中展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,展现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深海深地探测、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。

  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助力科技自立自强”,活动内容包括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、部委系统活动、各省区域活动、系列联合行动、科普专项行动。其中,系列联合行动将开展学会科普联合行动、企业科普联合行动、科技馆联合行动、科普基地联合行动;科普专项行动则聚焦重点热点领域,打造示范性、创新性专项特色活动,开展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、科学家讲科普专项行动、农技协科普专项行动、“云上科普日”专项行动。

9月7日下午,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3年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相关筹备情况。中新网记者孙自法摄

 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表示,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概括起来有六方面特点:一是聚焦政治引领,推动事业发展。二是聚焦开放合作,构建多方协同大格局。三是聚焦自立自强,激发创新自信。四是聚焦科学教育做加法,激发青少年好奇心与想象力。五是聚焦服务科技工作者,打造科学家讲科普传播矩阵。六是聚焦线上线下结合,促进科普公平普惠。

 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介绍说,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将于9月16日-24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,展览汇聚全国104个单位的360个展项,分科学技术惠民生、科学普及嘉年华、科学教育做加法等5个部分,以及户外应急科普体验区、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区和元宇宙VR体验空间。今年的活动展品数量多,设置智造强国、探月工程、民生科技、数字科普、智能交通、科普+文化、应急科普、科学育人等20多个专区。

  同时,第13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将举办首都社会化协同科普联合行动、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、北京云端科学嘉年华,与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形成首都地区公众科学文化活动的“点与面”。其中,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,以“数字素养?教育未来”为主题,举办主旨论坛、中外科技馆馆长对话会、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年会、北京国际科技教师大会,以及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论坛、华北科技馆发展论坛、北京自然科学界和北京社会科学界高峰论坛等活动,启动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,构建面向国际的科学传播交流平台。

  据了解,全国科普日活动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9届,品牌力不断彰显,影响力不断扩大,服务力不断提升,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普活动之一。统计显示,仅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,就组织各类重点科普活动7.4万余项,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约3.2亿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巴西学者:巴西和中国为世界树立了友好交往的典范 | 世界观

“入场的那一刻,现场气氛热烈,我非常激动。”20日,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(简称“十四冬”)开幕式执旗手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接受记者专访时称,“十四冬”开幕式上执旗的几分钟将令她一生难忘。

上海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

女团方面,尽管整体实力并不如韩国队,但中国队在决赛中顶住压力出色发挥,摘得了中国首枚亚运围棋金牌,收获中国围棋队在杭州亚运会的最大惊喜。(完)

(第20届东博会)中国—东盟共商制度型开放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

近年来,秭归县围绕“科技强橙、标准强橙、数字强橙、品牌强橙、文化强橙”五大路径,打造“世界理想之橙”,主动融入新零售平台,通过线上线下多元集采活动,进一步畅通新零售渠道,促进秭归脐橙的销售。

第十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开幕 《爨碑传奇》再现爨文化精髓

“混知”创始人陈磊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创业经历,并表示,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传播的新思考,“当我们在用知识传播的时候,不妨碍同步的利用IP进行两条线路的传播。”

【世界说】美国黑人青少年枪支自杀率首次超白人

有美术设计专长的王小选,为纪念祖父百年诞辰而出版的传记《真金不怕火炼》设计封面,书中收录了一张王世英在黄埔军校的毕业照,“这是我爷爷唯一身着黄埔军校军装的照片,当时22岁的他应该是很骄傲地拍下这张照片寄回山西省洪洞县老家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